解析我国雾霾天气的三大污染源头
作者:史汉祥
分析:导致雾霾的主要来源
十年来,我曾撰写过多篇关于“循环经济抓源头”方面的文章,频频见之于《中央两会会刊》、《科技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通稿》等报刊①,引起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那时,北方地区遮天蔽地的沙尘暴与土壤沙化有关,雾霾与PM2.5这两个词语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陌生与遥远。
但是,谁也不曾料到的是,从2013年起,雾霾像一头凶猛的野兽频频出击,已由区域跑向了全国,也从间隙性趋向于常态化。在现实环境中,大气、土壤与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正在不断倒逼我们以科学与务实的态度,探求一条刻不容缓并且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治理雾霾之路。
那么,雾霾的源头来自哪里,应该如何治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巨大的现实难题。
现在,环保与科研部门对于雾霾的源头与贡献率有不同的认识,且引起争议,但不管如何,土壤扬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是构成PM2.5的主要成因。
PM2.5作为可进入肺部的颗粒物,在城市环境中,它不仅严重降低了空气的能见度,对地面交通与飞机起降都构成了安全隐患,同时作为有毒物质,它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长,又比沙尘传播远,因此对人体健康与大气环境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如果进一步实地考察与分析,我认为,在我国,PM2.5,即雾霾的主要来源,首先是来自堆积如山的各类尾矿与煤矸石,第二是随意排放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第三是传统石灰石膏法治理二氧化硫造成的“二次污染”,另外汽车尾气、土壤扬尘、生物质燃烧等,也有程度不同的贡献率。
可以说,各类尾矿与煤矸石、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与传统石灰石膏治理二氧化硫导致的“二次污染”是形成目前我国雾霾天气持续不断与PM2.5严重超标的三大污染源头。
这是长期以来我从事污染治理得出的结论。
雾霾源头之一:雨打日晒风化,尾矿累赘之“痛”
我国是矿藏资源开采率与利用率低下的国家,每年矿藏资源开采之后的尾矿数量惊人。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②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产生的尾矿量约有16亿吨,综合回收利用量不足3亿吨(综合回收利用率不足20 % ),尾矿堆积占用面积巨大,这不仅浪费了尾矿中宝贵的有价矿产资源与大量土地,而且尾矿产生的沙尘等有害物质对矿山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我国用量最多、利用最广的铁矿石平均品位不到30% ,2011年铁矿石产量达13亿吨, 铁尾矿8.06亿吨,共累计堆存该类尾矿约24.51亿吨;其次是常用的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选矿后也将产生 90 %以上的尾矿,而金、银、钨等矿产选矿后产生的尾矿可高达 99 %,长期堆存的金属尾矿矿山地表固体废物,终年暴露于大气中,会因风化作用而变成粉状,在干旱季节和风季里,易扬起大量粉尘而污染大气环境。
我国矿山资源丰富,遍布除浙江、江苏以外的广袤地区,这些有色和黑色金属的尾矿,以及煤矸石30多年来雨打日晒风化,已经成为雾霾的来源之一。
雾霾源头之二:工业“三废”排放,深受无组织之“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受到影响,PM2.5超标严重,这和我国以煤炭、矿产及石化为主的能源、资源结构有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电力、钢铁、石化、水泥等行业,其中粉煤灰、钢渣、煤渣和各类烟尘等废气、废水、废渣的“三废”长期无组织排放,日积月累,暴晒、水渗透、空气氧化,这些都成为雾霾的来源之二。
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众所周知,钢铁工业一直被公认为是大气、固废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我国钢铁行业产品低端结构不合理导致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飙升:由于大多数铁矿粉露天堆放,造成粉尘在空气中肆意飞扬;各种炉窑设备随意排放,大部分烟粉尘捕集和过滤、脱硫等环保设备不能长期运行,达不到现行环保标准。环保部将对钢铁等六大行业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特别限制,钢铁业和其他污染大户已面临着空前的环保压力。雾霾源头之三:传统技术治废,咽下“二次污染”苦果
我国电力、钢铁、有色及化工、水泥、各种炉窑等行业90%以上采用传统的石灰石膏法脱硫技术。一方面,从矿山开采石灰石本身就会成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并且开采和烧制石灰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能源,另外除尘措施不到位,产生大量粉尘;另一方面,每年脱硫产生约6900万吨石膏,目前除部分利用以外,据统计有1.1亿吨脱硫石膏堆存③,结果造成一是占用大量耕地,二是带来严重的土地与环境污染,三是雨打日晒空气氧化成为粉尘细微颗粒在空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这种“二次污染”被业内称之为“循环污染”。
雾霾危害:内因外因夹攻
PM2.5对人体的危害正被人们逐步认识,它不仅能导致呼吸系统、肺气泡等免疫功能下降,也会造成脑溢血、高血压、冠心病及脑神经萎缩、心血管堵塞等病变,甚至危害整个人体器官组织的健康。
雾霾的危害,有外因、内因两种。
“外因”是指PM2. 5吸附着大量有害元素与化合物,且粒径越小,进入呼吸道越深,能影响血液正常循环,对人体心、脑、血管的影响严重,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并导致产生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而且气管由于长期炎症可诱发肺癌。
“内因” 是指含有大量有害元素的PM2. 5吸附在粮食、蔬菜等农作物上,食用后会渗入血液与五脏,侵害人体各器官,硬化血管,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最终产生病变。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无论是天空、陆地或是河流与海洋,自身都有净化的功能。但是,由于目前工矿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有害污染物越来越多,尤其可怕的是稀有金属氧化物的各种有害物质大幅上升,可以说地上有的水中天空都有了,其中一部分流失在海陆,导致部分动植物死亡,腐烂并诱发新的病毒产生,或长期积累在动植物体内;另一部分飘浮在天空,人体长期食用和呼吸有害物质超标的食物和空气,那么各类传染病与怪病的不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从卫生部获悉,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群的亚健康比例为65%左右,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约为400万。《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对外发布,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认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癌症发病率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等。
据卫生组织统计:在2000年初,我国人群中的亚健康比例已经为75%左右。最近,我国中东部大部分省份连续多日的出现持续雾霾,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辽宁等地,其中有20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并拿出切实有效的治理手段。关注雾霾源头 加大环保投入
我们知道,经过数万年的进化,大自然已经进化为一个平衡的整体,循环往复,自生自灭。同理,从循环的角度讲,污染从哪里来,最终也要回到哪里去。本来自然界本身有着正常的循环往复的规律,比如四季交替,昼夜更迭,潮涨潮落,生命轮回。如果自然界的循环秩序受到了破坏,那么气候与具有生命的生物界就会失去应有的平衡。
多少年来,我们对全球气候变暖一直存在着认知的误区,即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的工业活动与CO2的排放,造成了对大气层的破坏。根据我多年的研究,我认为过去与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不是CO2,是由于对地下水,特别是温泉的毫无节制地开采。正是这种人为的温泉乱开滥采,造成南北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磁磁性降低,最终导致了地球引力和扭力的减弱。
全球性气候变暖对于雾霾的产生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最近,为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举措:在能源结构上,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广使用洁净煤,促进汽车油品质量升级;推行供热计量改革,加快淘汰老旧低效锅炉,提升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水平。同时将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煤层气发电等给予税收政策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激励;完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加大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力度;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另外,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完善水泥、锅炉、有色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等。
这些环保政策的出台与资金的投入对治理雾霾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雾霾的三大源头——尾矿与煤矸石长期堆积形成的污染、工业“三废”的无序排放、脱硫石膏的大量堆放导致的“二次污染”而言——现在,从已经出台与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与举措来看,废气废水的污染已经引起了决策者的高度关注,并且设立了专项资金,在税收、补贴上予以倾斜,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激励排污达标的企业。
但是,必须看到:雾霾的三大源头中的尾矿与煤矸石的污染、工业“三废”中的废渣污染与脱硫石膏的二次污染,以及限制温泉的乱开滥采,依然没有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在现实中,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也缺乏清醒认识与相应的关注,更遑论对堆积如山的尾矿与煤矸石、对“三废”中的工业废渣、对脱硫石膏的治理与资金上的支持。
在这里,必须强调,由于我们对雾霾的源头,即雾霾成因的科学分析存在技术上的难度,因此出现在不少媒体上的“雾霾贡献率”的参数分析,也是各执一词,具有争议。但是,尾矿与煤矸石、工业废渣、脱硫石膏的大量堆积与长期在露天存放,以及温泉毫无节制的开采造成的对空气、土壤、河流、气候的污染与蜕变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当前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今年2月中东部地区大面积的重度雾霾已经证明:现在是历史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期,也是刻不容缓必须治理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是驱散雾霾的发动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雾霾治理,现在依然必须借助科学的力量。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并有效的治理大气、土壤、河流污染的技术与方法。 现在,对于地方政府部门与相关污染大户,以及全社会都必须真正重视并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改变唯GDP第一的政绩观,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着想,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相关规定与标准,加大投入,不惜代价,尤其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与狭隘的企业利益保护主义,敞开大门,接纳相关的环保企业,为他们的进驻与治理大开绿灯。
走中国特色的治理雾霾之路,要中外结合,扬长避短,既吸取国外经验教训,又充分发挥自身成熟技术。当务之急是做到因“害”制宜,对“症”下药,对雾霾源头要同步治理,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目前,大气除尘、消除工业粉尘的环保技术可以从根源上杜绝颗粒物的排放;硫化物、氮氧化物在空气中可生成毒性更大的硝酸或硝酸气溶胶,形成酸雨,危害严重,现在的治理技术已经成熟并逐步推广;治理尾矿与煤矸石、工业固废、脱硫石膏的“二次污染”的领域,也有先进的治理技术,并且成本低、见效快。
应当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的雾霾治理之路,必须充分利用国内的先进环保技术,并且应当以低成本、见效快、高效益的方式来赢得污染企业的信任。
我们要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经济观,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举措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扼腕断臂的决心,全方位调整改变“低小散”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相信,只要有先进成熟、低成本、见效快、高效益的环保技术,就完全可以在治理雾霾的天地间施展他们的本事。
①:《循环经济抓源头》的有关文章发布情况:
1、《人民日报》2004年4月8日第十四版
题目《治理“吞云吐雾”要依靠科技》
2、《科技日报》2004年11月25日第5版
题目《让循环经济真正“循环”起来》
3、《科技日报》2005年1月12日第5版
题目《史汉祥:为“循环经济”找源头》
4、《科技日报》2005年11月17日第1版
题目《谁来接上这条断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5、《光明日报》2006年3月1日第5版 题目《攻克三大难题后的难题》
6、《经济决策参考》第44期 新华社北京讯
题目《一项治污循环技术缘何在产业链上出现“断点”》
7、新华网专访 2010年10月18日 《汉祥谈用高科技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8、《中央两会会刊》2011年3月9日中国新闻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1
题目《DS—循环经济系列技术:为中国循环经济产业拓荒》
②《尾矿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
③ 潘荔《火电行业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现状与技术发展》.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1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