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院是博大开放、创新创造的高地
科院崇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努力建设没有体制约束并多元开放的科研平台。在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对外合作等活动中,突破长期以来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价标准,整合已有学术力量,同时融入“外脑”,联合行业知名专家、教授和社会贤达组成专家委员会,实施科研多领域交流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努力实现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突破,有力推动科院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科院是“民科”实现梦想的乐园
没有科学爱好者,就没有科学。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先生曾经预言:在中国本土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是地处边远山区、一个在自由自在做深入研究的民间科技工作者。
然而,现实中许多有创意的“民科”们,由于缺少政策、资金支持和精神鼓励,有的为了搞科研债台高筑甚至生活潦倒,有的花费多年心血取得进展,却在论文发表、技术鉴定和成果转化上遇到重重障碍,致使一些科研领域的重大发现和突破,因饱受孤立和歧视而夭折在创造的半路上。
科院将融入全社会“民科”力量并支持这些尽管处境艰难困苦,仍未泯灭科学追求的“民科”实现科研梦想。
三、科院是青年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科技创新历来是推动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导力量,而最具热情和潜力的青年则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培养科院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类人才,实现老、中、青三代人才的合理交替,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能,使科院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科院将经常性组织专家走进校园,向青年启迪科学精神,点燃科学梦想;不定期举办青年科技论坛、青年科技之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助力。科院将建立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广泛交流与深入融合,并以此不断充实科院后备研发队伍,为科院科技创新注入新鲜的血液。